© 山美珍优博客

Powered by LOFTER

潮州日报《“三饶香米”5年改良获得成功》

潮州日报2013年10月31日报道 《“三饶香米”5年改良获得成功》

 

饶平县三饶镇山美村农户刘维才带记者到田间看良种香稻。 本报记者 黄春生 摄

 本报讯(记者 黄晓泳 通讯员 张耿裕)5年前,本报一则报道披露了饶平县三饶镇的“三饶香米”濒临绝种的困境,报道引起了市农科中心专家的重视,经过5年的精心改良培植,市农科中心专家培育的良种在三饶试种获得成功,该品种今年晚造长势良好,产量估计可比原始品种增加一倍以上,而且收成后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广播种。

  昨天,记者在饶平县三饶镇山美村看到,种植“三饶香米”的稻田里已结出沉甸甸稻穗。“我们日盼夜盼,终于盼到这良种香稻马上就要收成,看这长势,产量将比原始品种增加一倍以上。”农户刘维才扶着稻穗高兴地告诉记者,“三饶香米”虽然口感极佳,但因为原始品种植株过高,有1.7米以上,容易倒伏失收。改良后的良种植株只有1.4米左右,抗灾能力强,收成较有保障。记者发现,良种香稻与种植在附近的原始品种香稻相比,稻穗上的谷粒要比原始品种香稻密集许多。

  据了解,在当地有500多年种植史的“三饶香米”,因香味奇特,早已享誉各地,甚至在1915年美国三藩市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牌奖。但由于其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一直无法推广种植。曾有人试图将香稻移植外地,结果不但产量急剧下降,而且无法培育出其特有的香气。另外,香稻只适应在晚造生产,亩产也只有150公斤左右。存活难、产量低的缺点,导致“三饶香米”日渐式微,濒临灭绝。2008年,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的农学研究员刘绍权获知后到三饶镇采种,并带回科技中心培植研究。经过几年的改良,终于在去年培植出植株较矮、不易倒伏、香质不变、亩产达380多公斤的良种香稻。今年晚造,该良种香稻在三饶镇山美村等地播种,将迎来第一次收成。

■对话专家

  “三饶香米”改良过程

  本报记者 黄晓泳  

  历史悠久的“三饶香米”得以改良,50多岁的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农学研究员刘绍权功不可没。日前,刘绍权在市农科中心的试验田中接受采访,向记者谈起了自己与三饶香米结缘的经过。

  记者:您是什么时候想到改良“三饶香米”这个品种的?

  刘绍权:接触“三饶香米”,是因2007年潮州日报刊登的《饶平香米何日再飘香》那篇报道,看了报道后,我才知道三饶香稻因种植条件苛刻而几近绝种。我马上与三饶农技站林源兴站长联系,前往三饶香米产地了解种植详情并采种。2008年,我就为三饶香米申请科研立项。

  记者:您改良“三饶香米”的过程困难吗?

  刘绍权:这个过程当然不容易,记得2008年第一次在中心试验田试种,由于我不太了解香稻植株高、易倒伏的特性,导致最后失败。2009年我再去三饶选种,当时,三饶经过一场气象灾害,很多香稻都倒伏,田间仅有少数挺立不倒。我发现,挺立的香稻植株大都比较粗矮,凭经验,我觉得可以从中选种培育,就选了11株种子带回农科中心,并在室内进行考种优选了7株。2010年,我将7株优选种子在中心试验田中分区试种。当时,我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一区表现较好的种稻田中搭了一个实验棚,人工控制种稻生长环境。后来,这区种稻成熟时,不但植株矮、产量高,连稻谷也跟原始品种差不多。2011年,再次优选试种后,香稻的特质基本稳定,我才放心把培养出来的种子引给三饶农户在大田中试种。2012年,三饶农户试种的良种香米亩产达380公斤,比原始品种亩产175公斤提高了一倍多,而且米的香气与原始品种也差不多。今年晚造三饶农户播种的良种香米可以说基本达到改良目的。

  记者:听说您还在培育适合早造种植的新品种香稻,现在是否成功?

  刘绍权:适合早造种植的新品种香稻,今年在中心试验田试种已获成功。原始三饶香稻的叶子形状窄长,是晚造稻谷的典型特性,但稻谷在自然杂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化。这几年我在培育良种的过程中发现,一些种稻的叶子表现出短宽的性状,是早造稻谷的表现,就从中选种进行重点培植。目前,我已经和三饶的农户商量好,明年将在大田间进行早造良种香米试种。今后三饶香稻有望从一年一造变成一年早晚两造。


 潮州日报 2013-10-31 民生版 https://dwz.cn/1KFwCb


发表于2015-09-21.